物流冷链冷库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?
为保障物流冷链冷库稳定运行、降低货物损耗与运营风险,需从货物管理、设备维护、安全管控等关键维度制定规范。以下结合冷链物流特性,梳理使用过程中的核心注意事项。
一、把控货物温湿度,减损耗
预冷与入库:货物需预冷至目标温度 ±1℃(如蔬果),避免 “热货入库”;按 “先入先出” 分区码放,冷藏(-2~5℃)与冷冻(-18℃以下)货物隔离。
监测预警:库内关键位置(堆垛中层、库门附近)装温湿度传感器,数据实时上传;冷藏库温度波动超 ±2℃自动报警,防货物变质。
二、规范存储搬运,保安全
堆垛控制:按包装强度定堆高(通常≤5 层),防底层破损;托盘与库墙、风道留 30~50cm 间距,保冷风循环。
设备操作:用带温控的叉车 / 搬运车,库门单次开启≤3 分钟;禁堆非冷链货物(如办公用品),免占空间、影响制冷。
三、维护制冷设备,稳运行
日常巡检:每日查制冷机组(压缩机、冷凝器),确保排气压力≤1.8MPa;每周清冷凝器 / 蒸发器灰尘,每月换制冷过滤器,防能耗上升、故障。
应急准备:大型冷库配备用制冷机组,或与周边冷库签应急协议;定期测备用电源(如柴油发电机),断电时至少保 4 小时应急制冷。
四、强化保温密封,降能耗
保温检查:每周查库体保温层(如聚氨酯夹芯板),破损 / 鼓包用专用密封胶修补;定期清洁库门密封条并涂硅脂,防老化(老化后冷量流失增 15%~20%)。
控制库门:装快速卷帘门或风幕机;非必要不频繁开门,批量出库提前规划、集中操作。
五、管理人员培训,减失误
培训资质:库管需懂制冷原理、货物存储参数,持证上岗(如制冷操作证);定期开展应急演练(货物变质处理、设备抢修)。
进出规范:工作人员穿专用防寒服,库内单次作业≤1 小时(长时间需轮换);入库登记信息与目的,禁无关人员进入。
六、注重清洁卫生,防污染
清洁消毒:每周用中性消毒剂清库内地面 / 墙面,每月消毒托盘 / 货架(尤其存蔬果、肉类);消毒后通风,无异味再存货物。
包装检查:入库前查货物包装,破损 / 渗漏货物单独存放、及时处理,防污染其他货物。
七、优化能耗成本,提效益
峰谷用电:用智能系统,电价低谷(如 23:00 - 次日 7:00)降温、除霜,高峰减制冷负荷;定期统计能耗,分析异常波动(如能耗突增可能是设备故障)。
空间利用:淡季关部分冷藏间,闲置库区可临时租给有短期需求的客户(如小型食品企业),提利用率。
八、合规安全管控,避风险
符合标准:运营需符合《冷库设计规范》(GB 50072-2021)、《冷链物流分类与基本要求》(GB/T 40069-2021),定期接受消防、市监检查。
消防安全:库内禁放易燃易爆品(如酒精、油漆),配防爆照明 / 开关;定期查消防设施(灭火器、消防栓),保通道畅通、无货物堆积。